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秤砣不坏(金台随感)

于文岗
2025年07月19日05:2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22
小字号

  坊间有俗谚:“秤砣不坏”。你看,古镇老屋内黑黢黢的铁疙瘩,形状简单,近乎笨拙,却沉甸甸压手。这物件结实,用不坏摔不烂。一杆秤可以传几代人。即使秤杆折了,秤砣依然完好。

  秤砣不坏,在于材料结实。秤砣多为铜铁铸成,若换成鸡蛋,你说易坏不?秤砣不坏,关键是构造简单。虽也有不同形状,但总体是个铁疙瘩。有的物品就不行了,比如钟表,上百个零件,零件环环相扣,齿轮咬合齿轮,复杂得很。也正因复杂,所以相较而言更容易坏。

  由简单的秤砣,想到现代人的生活。起初,一个直冲式马桶水箱,就一金属杆挑一尼龙线连一橡皮塞儿,特简单,坏了也好修。再看现在的马桶,虹吸式、超漩式、喷射式虹吸、超漩式虹吸,越来越花哨。马桶盖也复杂得很。小区里的一位师傅跟我说,某邻居1万多元买个马桶,修一次花了4000多元。还有汽车的门,手动本是举手之劳,后来改为自动。有报道说关键时刻打不开,酿成悲剧。各种家电也愈加复杂化,光是开关的种类,就让人头晕。但有一条避不开:越复杂越爱坏,坏了就要换电路板或者主板。最后,商家赚了钱,社会浪费了资源。

  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现代人往往喜欢用各种标签、头衔装裱自己,被层层嵌套的程序缠缚,被过度设计的产品裹挟。看似很“炫”,实则失去了应变的韧性。而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常成为最先损坏的软肋。

  这时候就会想到“秤砣不坏”。这句俗谚蕴含的是“大道至简”的道理。“至简”之“简”者,乃直奔主题、直达目标,绝不玩“弯弯绕”,绝不要小猫钓鱼,绝不搞形式主义。犹如“秤砣”,只求恒定的重量,而不在形状、颜色、花纹以及附加功能、辅助作用上节外生枝。以此类推,车门,要用最简单、最便捷的方法确保开和关,如果非要自动化智能化,请保留手动功能,以免紧急关头掉链子。马桶,就围绕一个“冲”字,专注核心功能,不在“冲”外越弄越复杂。总之,就是锚定根本目标,寻求最简便耐用的“桥和船”。

  剥离冗余才能回归要旨。若把目光再放广阔些,便会发现:真挚的情感,生于质朴的陪伴;深刻的道理,藏于直白的言语;本真的求取,出于对简单的信赖;科学的生活,是顺其自然的选择;最好的解决问题办法,往往是最简单的方法。最简单的构造,往往最坚韧稳固;最朴素的存在,往往最接近永恒。就像母亲蒸的白面馒头,没有糖酱点缀,没有馅料加持,却比任何精致糕点都有面香,更健康。反倒是过度策划,忽略“人与人轻松联结”的聚会,刻意追求的样貌,辞藻华丽的文墨,在某个时刻露出空洞的内涵。

  “秤砣不坏”贵于行。自动化、智能化、科技创新、发明创造尽管去搞,必要的精致与复杂尽管追求,但不必要的事物可以不搞复杂化。尤其是深陷复杂化重围时,理当想一想,这些繁复缀饰一旦褪去,我们能否像那秤砣,没有多余机关,没有华丽雕饰,仅仅凭借最本真坚实的质地站稳脚跟?能否仅仅依靠纯粹的重量与密度,便担起称量万物的重任?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19日 08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