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新见一封朱生豪1943年佚简

2025年10月18日12:46 | 来源:光明日报222
小字号

点击播报本文,约

原标题:新见一封朱生豪1943年佚简

世人常说翻译家、诗人朱生豪(1912—1944)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年仅32岁)只做了两件事,一是翻译莎士比亚,二是给宋清如写情书。对于此说,朱、宋的哲嗣朱尚刚先生很不以为然,以为这样的说法太过于简单化了。尽管如此,这种网络化的说辞强调了朱生豪书信的广泛影响力,特别是朱生豪写给宋清如的书信被贴上“情书”的标签后,其传播之广,在现代文化名人中或许只有徐志摩和沈从文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吧。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版的《朱生豪书信全编》,编者在“出版说明”中称“本书是迄今最全的朱生豪书信集”,还特别指出“其中绝大部分是他写给夫人宋清如的信”。此书分“正编”和“余编”,据统计“正编”中收录朱生豪致宋清如书信308封,“余编”中收录致亲友书信仅两封。这个数量,与事实肯定是存在巨大出入的。因为新中国成立后宋清如到杭州任教,除了把大部分书信留在嘉兴的家中外,“选取了其中一些较有代表性的,特别是附有父亲写的诗歌以及有关翻译工作的一部分信件带在身边,打算在有条件时加以整理后印行问世”(朱尚刚著《诗侣莎魂:我的父母朱生豪、宋清如》)。奈何,特殊时期这些书信毁于一旦。网络上为此一度流传朱生豪致宋清如书信有540封的说法,但朱尚刚先生否认了这一说法,他在给笔者的微信中说:“现存的还有308封,损失的有多少已经无法核查了,网上很多地方说是540封,其实是根本没有依据的。”

相比于“情书”而言,朱生豪写给其他人的书信更是凤毛麟角,在此之前只有区区两封。就在世人为此惋惜之时,近日朋友圈中出现一封极为珍贵的朱生豪佚简,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种遗憾。这封佚简长达一千两百字(含标点符号),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围绕朱译《莎士比亚全集》出版中的编辑问题尤其是“全集次序排法”展开。因内容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全文照录如下:

联保先生大鉴:

昨接尊函,敬悉一是。莎剧共三十七种,弟于战前译完八种,其中一部分因原稿存大连湾路,已遭亡失。战后迄最近为止,共译成十三种,惟其中“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无事烦恼”,及“威尼斯商人”系重译已亡原稿,故实际已译成者共十八种。尊函所云十九册,或系上举三剧中有一本原稿并未亡失,以致重出,请一查为盼。

关于全集次序排法,颇费踌躇,因原文全集本大体系按照喜剧、史剧、悲剧分类,惟各类之中,著作年代先后颠倒无序,且“特洛埃围城记”、“辛白林”、“配列克尔斯”三本就性质言当属喜剧,在原文全集本中则被列入悲剧之中。如全体悉照著作年代分别先后,则喜剧悲剧史剧错综排列,颇嫌凌乱;且其中英国史剧十种前后衔接,自成一系统,而著作年代则并未依照历史时期之先后。今拟一方面仍沿用喜剧悲剧史剧之分类,而于喜剧悲剧二类中则略按作品年代及性质次第先后,以期妥善。兹将总目开列于下:(有○号者已译)

1○仲夏夜之梦

2○爱的徒劳

3○维鲁那二士

4○错误的喜剧

5○驯悍记

6○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7○威尼斯商人

8○无事烦恼

9○皆大欢喜

10○第十二夜

11○特洛埃围城记

12○终成眷属

13○量罪记

14○还璧记

15○冬天的故事

16○暴风雨

17○沉珠记

以上十七种喜剧

1○罗密欧与朱丽叶

2○血海歼仇记

3○汉姆莱脱

4○奥瑟罗

5○李尔王

6○麦克佩斯

7○黄金梦

8○凯撒遇弑记(凯撒大将改名)

9○女王殉爱记

10○英雄叛国记

以上十种悲剧

●约翰王本纪

●理查二世的悲剧

●亨利四世(上)

●亨利四世(下)

亨利五世传

亨利六世(上)

亨利六世(中)

亨利六世(下)

理查三世的悲剧

亨利八世传

以上十种史剧

另有一种编法,为弟原来所计划者,系采用分册出版之办法,兹将目次列下,藉供参考:

莎士比亚戏剧全集

第一册 喜剧杰作

第二册 悲剧杰作

第三册 英国史剧(目次见上)(莎翁的最大钜构)

第四册 杂剧

按照上目,第一册已全部译竣,第二册正在进行中,可望于三个月内完成,倘排印有期,即以“莎士比亚喜剧杰作集”“悲剧杰作集”名义先行单独出版,亦无不可。惟是此项工程,至为艰钜,在目前环境下,局方恐亦无意印行。如或开始排印,务希将校对后清样寄弟一阅,以便改正错误,修改文辞,及添加附注等工作,因此类工作,非专家恐难胜任,即请专家校订,亦未必可以信任也。此请近安

弟朱生豪谨启 十六日

这是一封朱生豪写给世界书局编辑谈朱译《莎士比亚全集》出版事宜的书信。收信人“联保”全名朱联保(1903—1988),浙江省崇德县(今桐乡市)人,当时担任世界书局出版部秘书。

朱联保是1921年加盟世界书局的,从1921年至1950年,在世界书局服务前后达30年之久,其间先后担任函购部、批发部、分局科、文书科、推广科、总务处、出版部各部门主任或秘书,对分内的工作无不尽职尽责。朱生豪不仅与朱联保有同乡之谊,他自己于1933年7月从之江大学毕业后也经胡山源介绍入职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两人于是成了同事。

从1935年春起,朱生豪在时任英文部主任詹文浒的鼓励和推荐下开始着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并与世界书局签订了出版合同。詹文浒十分重视此事,在稿酬方面给予了优待,按件付酬,每千字2块。朱联保不仅是此事的具体经办人,而且是朱译《莎士比亚全集》出版事宜自始至终的直接负责人。朱联保曾回忆,到1937年朱译《莎士比亚全集》已成六卷,存在大连湾路厂内,但抗战爆发后原稿被毁,于是又请朱生豪在家重新翻译。这与此信开头提到的“弟于战前译完八种,其中一部分因原稿存大连湾路,已遭亡失”完全吻合。这次重译按字数计酬,物价飞涨时最高每千字达10元,待出版后再抽版税。这也是世界书局采用基本稿酬与印数稿酬相结合之始(参见朱联保著《联保文忆》)。

朱生豪限于条件,在翻译《莎士比亚全集》时主要是以牛津大学版为依据的。他对牛津版的分类是持不同意见的,我们在这封信中看到了他的鲜明态度,即信中所说的“因原文全集本大体系按照喜剧、史剧、悲剧分类,惟各类之中,著作年代先后颠倒无序”。

此外,他还指出了牛津版存在的另外三个缺陷:其一是《特洛埃围城记》《辛白林》《配列克尔斯》(即《沉珠记》,今译作《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三本“就性质言当属喜剧,在原文全集本中则被列入悲剧之中”;其二是“如全体悉照著作年代分别先后,则喜剧悲剧史剧错综排列,颇嫌凌乱”;其三是“其中英国史剧十种前后衔接,自成一系统,而著作年代则并未依照历史时期之先后”。

针对这些问题,朱生豪向朱联保提出了自己的编排设想,即“拟一方面仍沿用喜剧悲剧史剧之分类,而于喜剧悲剧二类中则略按作品年代及性质次第先后,以期妥善”。

随后朱生豪开列了莎剧的总目,共有喜剧十七种、悲剧十种、史剧十种。他还在已经译就的剧名前加了○号(手札原件上○号均被用红笔填充)。这是朱生豪为自译莎剧全集出版所提出的第一个编排方案。

除此外,他又在信中提出了“另有一种编法”,是他原来所计划的,即“采用分册出版之办法”。他不仅又一次根据“喜剧杰作”“悲剧杰作”“英国史剧”和“杂剧”对莎剧做了新的分类,还以旁批的方式交代了各种戏剧的属性和创作分期,如说“英国史剧”是“莎翁的最大钜构”,“四大悲剧”和三种“罗马史剧”是“悲剧的黄金时代”,对后人都颇有启发。

将此“另有一种编法”与世界书局版朱译《莎士比亚全集》比对后会发现,世界书局最终采纳了这种编法。除了极个别用字有差别外,出版社略做调整的是,将《沉珠记》加进了第三辑“杂剧之部”(第一辑为“喜剧之部”、第二辑为“悲剧之部”),而“Pericles”(即《伯里克利》)则没有纳入,原定的第三册“英国史剧”也未能及时出版。朱生豪因于1944年12月26日病逝,终于未能等到完整的《莎士比亚全集》的面世。

这封佚简不仅正文存世,连信封也得到了保存。这是印有花样的彩色信封,正面上有朱生豪毛笔手书的“上海福州路世界书局/朱联保先生/嘉兴朱寄”。背面则是五张孙中山头像的旧版邮票和四个上海和嘉兴邮局的邮戳。在邮票下方,还有钤盖上去的“中华民国卅二年叁月拾七日”收信章,“日”字下有毛笔手书的红字“复”。这与信札第一页右侧的收信章“中华民国卅二年叁月拾七日”及“日”字下的毛笔手书红字“到”表里呼应,都在表明这封信的落款时间是1943年3月16日,即朱生豪写作此信的确切时间。

(作者:陆冬英 夏春锦,均为浙江省桐乡市图书馆馆员,朱尚刚、宋健为本文的写作提供帮助)

(责编:王连香、陈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