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世锦赛成铜牌“大户”后,中国跆拳道迎新机

牛梦彤、王恒志
2025年11月02日10:02 | 来源:新华网222
小字号

点击播报本文,约

原标题:综述:世锦赛成铜牌“大户”后,中国跆拳道迎新机

新华社无锡10月31日电(记者 牛梦彤、王恒志)1银8铜——直到2025年跆拳道世锦赛30日在江苏无锡落幕,东道主中国队还是未能将奖牌换个颜色,却意外成了铜牌“大户”,且奖牌总数排名第一,也创造了中国队在世锦赛上单届奖牌数最多的纪录。

本届世锦赛,中国队派出男、女各8人的满额阵容出战。除了世界冠军骆宗诗、梁育帅等名将外,名单中还出现了不少陌生面孔。由于此次参赛阵容主要参考十五运会成绩,许多新生代选手获得了宝贵机会,16人中有12名“00后”,其中6人是“05后”。

令人欣喜的是,这批年轻选手顶住了压力,敢打敢拼,表现亮眼。2004年出生的小将项启彰今年刚刚升至男子80公斤级,首次亮相世锦赛,便一路过关斩将收获银牌;王诗怡、傅晓璐、张楚玲、陈熙敏、黄科奋五位“05后”首秀即登领奖台,分获女子46公斤级、49公斤级、53公斤级、62公斤级和男子58公斤级铜牌。

巴黎奥运会上失利的骆宗诗本次在女子57公斤级摘得铜牌,竞技状态稳步回升。她赛后表示:“能够重新站到国际赛场上,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经历挫折后,我的心态更稳了,也更能享受比赛。”26岁的周泽琪第三次参加世锦赛,终于在女子73公斤级摘铜,收获个人首枚世锦赛奖牌。在今年世界跆拳道大奖赛挑战赛中夺冠的穆文喆发挥稳定,斩获女子73公斤以上级铜牌。

在女子八个级别中,中国队闯进七个项目的半决赛,收获七枚铜牌,展现出中国女子跆拳道在各级别的扎实后备力量。男队同样展现出突破势头,奥运冠军郑姝音赛后评价:“中国男选手这次勇于尝试过去不太敢做的动作,甚至在打平的关键时刻,还敢于做腾空、有倒地风险的动作,是非常大的进步。”

连续两届奥运会无缘金牌,中国跆拳道正处于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作为洛杉矶奥运周期的首场重磅赛事,本次世锦赛中国队虽然未获金牌,但涌现出一批年轻力量,同时中坚力量稳定发挥,这或许是队伍最大的收获。

“年轻选手在比赛中发现自己与世界顶尖选手的差距其实很小,这是巨大的激励。”两届奥运冠军吴静钰在现场观赛后表示,“我们看到涌现了很多有潜力的运动员,他们拿到了宝贵积分,为第二阶段的奥运资格赛打下基础,同时也更清楚自身不足和努力方向。”

从奖牌榜来看,土耳其队获得3金2银1铜,韩国、巴西和突尼斯队都拿到了两金。本届世锦赛汇聚多位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竞争愈发激烈,参赛选手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对抗强度也进一步提升。

放眼国际赛场,本届世锦赛上“00后”选手已然成为主力,“05后”小将的身影也屡见不鲜。在女子57公斤级,2003年出生的巴西选手帕谢科夺得冠军,亚军是巴黎奥运会冠军、2000年出生的韩国选手金宥珍。19岁的匈牙利马顿“姐妹花”同样表现惊艳,姐姐卢安娜·马顿获得女子67公斤级金牌,拿到了个人第二个世界冠军,而已获得奥运冠军的妹妹薇薇安·马顿则在女子62公斤级摘银,击败她的是年仅17岁的突尼斯小将瓦法。

“土耳其、巴西、突尼斯等队在此次世锦赛中表现十分抢眼,他们长期在国际赛场保持高强度对抗,这让他们的技战术水平和心理抗压能力都在提升。”吴静钰认为中国队在今后的训练中也要重视与国际选手的对抗。“要在比赛中锻炼,在对抗中寻找差距,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奥运备战初期就找到大方向,这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

不少中国选手在赛后坦言,与世界顶尖选手交手后明显感受到,中国队以技术见长,但在进攻性和对抗性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如何在保持技战术细腻的同时,提升比赛节奏掌控力和对抗能力,将成为中国跆拳道通往洛杉矶之路上亟需攻克的重要课题。

(责编:罗知之、杨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