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初心”访谈

“宝藏校长”王树国:这一代年轻人不可限量

2025年09月19日15:00 | 来源:人民网222
小字号

点击播报本文,约

9月开学后的第一天,刚为学生上完“开学第一课”的王树国,准时踏入采访间。他主动打招呼,笑容温和,与大家熟知的师生合影里一样亲切。“不怕您笑话,我从小就怕老师。”记者话音刚落,王树国笑:“谁没怕过老师?我也怕。我们现在做教育,恰恰是要让学生不怕老师。

这位被学生称为“宝藏校长”的教育者,曾执掌哈尔滨工业大学十二,又在西安交通大学深耕退休后,依然坚守在教育一线。多年来,王树国心中始终装着两件事:学生的成长,民族的未来

“宏伟的目标鼓舞着我”

年轻时的王树国,曾是大港油田的一名钻井工人。1977年他怀揣着大学梦走进考场。我记得作文题是《宏伟的目标鼓舞着我》当时就想起钻井架的顶端总有一盏灯,黑夜中的灯塔照亮了一个年轻人走向未来的路那一年,王树国成功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

过年都不回家,一心扑在学习上”回忆青春岁月王树国眼中仍有光:“春节写对联机械专业的特性,旁边同学灵机一动补上横批——舍我其谁我们那时候就立志要为国家的装备制造业挑大梁

毕业留校任教,公派留法攻读博士35岁破格晋升教授,主持研制世界首只创伤康复仿生手……王树国在学术上不断突破直到2002年,44岁的他哈工大面临改革时接下校长重担,成为“C9联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等9所国内高校组成的“名校联盟”)最年轻的校长。

“这个岗位需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事业社会发展。既然选择了,我就只想一件事:当好校长,办好学校。王树国

十二年间,他推动学校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努力培养人才。2014年,他转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全力打造“没有围墙的大学”,让教育与前沿科技和社会需求接轨。

“最大的情怀是家国情怀”

“教育关系人的一生,关乎年轻人的未来,所以我特喜欢这个岗位。”谈起教育,王树国语调不自觉上扬“和年轻人在一起,让我感到生命充满了活力与希望。”

他尤其欣赏当下的年轻人:“有人说他们是蜜罐里长大的一代,但我看到的是他们更敢更敢闯。”

提起宇树科技王兴兴、DeepSeek梁文锋、大疆汪滔等一批年轻创业者,语气欣慰:“我一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真正的将军是在刀与火的博弈中锻炼出来的。

在王树国的教育理念中,情怀是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的一生不能没有情怀。什么是最大的情怀?家国情怀。”65岁那年,他在西安交大的本科生毕业典礼上脱稿演讲17分钟,掷地有声,情真意切。

“情怀可大可小,但是不能可有可无,否则就失去了灵魂。王树国表示,每一代都要有人勇于走在时代前列,做一个开拓者。

敬畏学生就是敬畏未来

我总说在新时代,大学师生是并肩同行战友一起破解新的难题。”多年来,王树国与学生的关系一直亲密而深厚。

20243从西安交大离任。离校那天,面对自发前来送别的师生,他深深鞠躬——这一幕至今令人动容。

“走的时候我说不出话,眼里全是泪。”回忆那一刻,他依旧哽咽。“一届一届的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你总会牵挂。”

采访中,王树国拒绝说自己“为教育奉献了一生”,却反复强调“是教育给了我太多。”他说老师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工作而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值得敬畏。

“敬畏学生,不是敬畏个体,是敬畏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和传承者。”王树国郑重说道,“我们做的,是成为他们的朋友、同伴、战友。”

采访最后,王树国了一个藏羚羊的故事:当族群被困悬崖年迈的羚羊先跃过山涧,年轻的羚羊踩在老一辈的背上,完成二次飞跃,获得重生。“教育亦是如此他坚信,教育的根本在于托举未来、贡献社会,这是一种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延续。

“这一代年轻人不可限量王树国语气坚定,我愿意用我的经历让他们少走弯路,他们一定会比我们走得更远、做得更好。”

总策划:赵强

总制片人:万世成

制片人:黄维

监制:刘颖颖

策划:刘微

导演:孙国星

文案:刘微

统筹:韦衍行

摄像:王鹏、李卫东、魏凯

灯光:田苗沛

剪辑:代武烨、李康、李卫东

包装:李衡

往期回顾:

表演艺术家李雪健谈“初心”:“我要做一颗坚硬的‘小石子’”

“校长妈妈”张桂梅:我把她们送出大山,她们把我留在人间

“探月院士”欧阳自远:和月亮“对话”的逐梦人

青年越剧演员陈丽君:用年轻人的方式打动年轻人

92岁表演艺术家游本昌入党:时刻准备着,向前!

(责编:孙红丽、高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